expand_less
連結複製成功 分享 :
成長之書 2 - 第六卷

黑暗中被愛擁抱

上一卷下一卷

雖然知道上帝已經接納我們,也原諒了我們過去所有的罪惡過犯,但我們心裡往往還是存在著深深的懷疑與不安。為什麼我現在還是一直持續犯著跟過去相同的錯誤?甚至於又做出更嚴重而且讓愛我的人傷心失望的事?我的生命真的已經改變了嗎?上帝還會再次原諒我嗎?祂是不是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已經對我徹底失望了呢?我到底要怎麼樣去面對生命中糾纏不清的「罪」的問題?

天使的話-本卷導讀
「即使我們已經認識上帝,成為基督徒,生活中我們還是時常犯錯;有時連我們都感到失望沮喪,想要自我放棄。然而上帝已經接納了我們,也原諒了我們一切的過犯錯誤,靠著上帝完全的愛與豐盛恩典,我們可以擺脫罪惡感的壓制,獲得在上帝的愛中繼續不斷學習成長的自由。」
黑暗中被愛擁抱(上)

作者:跟隨者

*一再犯罪讓人感到自我厭惡

人生中最感到沮喪的事情,莫過於覺得自己活得「很失敗」。

如果因為別人不好,或者環境不好,導致最後失敗的結果,我們還可以自我安慰說:「這不過是一時運氣不好,下次再試試看。」但是如果問題出在「自己這個人不好」,那就真讓人十分沮喪了。假如連我自己都討厭自己,沒有辦法原諒自己犯的錯誤,那麼還有誰能包容諒解這個連自己都覺得很糟糕的我?還有誰可能喜歡我?甚至欣賞我呢?

很多人選擇成為基督徒,是體會到自己對生命無能為力。當人生方向盤掌握在自己手中時,往往不知不覺就迷失了方向,生命好像一輛在高速公路上失速奔馳的汽車,不知道這樣一路狂奔下去,最後會開到哪裡去?有人甚至失去控制發生車禍,不但撞傷了別人也毀損了自己。所以一個人往往是在充分體會到自己需要一位生命真正的主宰──也就是創造生命的造物主,來帶領我們的人生走上正確的方向時,才會決定成為一名基督徒。

成為基督徒,真能解決問題?成為基督徒以後,我們自然會期待人生從此一帆風順,事事平安順利,一路邁向成功的巔峰。然而,事情的發展往往卻跟自己所想像的大不相同。

有的人很想要改掉自己暴躁的壞脾氣,但總是在憤怒如火山爆發,流彈四射又傷及無辜之後才後悔莫及,始終無法改善人際關係;還有人課業、工作、生活,總是搞得一團糟,每次都立志要試圖振作,但總是過不了多久又恢復成一攤爛泥的狀態,情緒低潮陷入憂鬱;還有些人一直陷溺在某些或輕或重,或不為人知或人人皆知的不良惡習當中,在別人面前遮遮掩掩假裝成另外一個樣子,或者是乾脆自欺欺人地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好像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但其實在夜深人靜獨自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依然無法真正接納這樣的自己。最糟糕的是,在我們已經成為上帝的兒女之後,情況為什麼依然沒有獲得改善?為什麼我還在面對跟以前一模一樣的問題?難道我其實並沒有真的得救嗎?還是因為我的一錯再錯已經讓人徹底失望,就連上帝也不願意再理會我了?

*「罪惡感」的黑暗陷阱

「罪」對人最大的影響就是在不知不覺間讓人陷溺進去,之後由於無法自拔的結果,就這樣失去了上帝送給人的寶貴禮物──作選擇的自由。生命中各式各樣的可能性,原來都是我可以自主的抉擇,然而「犯罪」的後果卻讓人成了罪的奴隸,失去了可以選擇的自由,讓人從「我可以去做,也可以不做」的狀態,掉進「即使已經不想做,也沒辦法脫離」的痛苦地獄。

成為基督徒以後到底與以前有什麼不同呢?耶穌基督不是已經拯救了我們,為什麼我們還在跟罪惡掙扎?「感覺不到」區別呢?問題是出在我們沒有分辨出「罪的控制」與「罪惡感的糾纏」這兩者的差異。

*「罪的控制」與「罪惡感的糾纏」

耶穌為人代死贖罪,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又從死裡復活時,就已經把罪對人的控制,一次且永遠有效地徹底解決了。罪再也沒有能力可以控制人,只是人往往會因為罪惡感的糾纏而誤以為自己還是罪的奴隸。

在《荒漠甘泉》有個小故事,說有人作了一個禱告,把自己完全奉獻給上帝,但是因為好像「感覺不到」到奉獻以後的自己跟以前有什麼不同,所以很懷疑自己的奉獻是不是已經被上帝接納了。於是他每天晚上禱告的時候,就把自己重新再奉獻一次,早上起床以後又開始懷疑,於是那天晚上又再重覆禱告。有一天晚上禱告完以後,他做了一件事,他拿槌子把一根木樁牢牢釘在地上,作為他已經奉獻給上帝的記號;第二天當心裡面那個懷疑的聲音又來誘惑他,讓他很困擾的時候,他就走到木樁那裡去,他說:「上帝已經一次而且永遠地接納了我的奉獻」,這個木樁就是作証的記號!從此他心裡那個懷疑的聲音再也沒有出現過。

所以,當你開始懷疑上帝是否愛你?是否原諒你的罪?是否接納你?,這時候你也需要回頭去看看那個「一次而且永遠的記號」,你的那根木樁不是別的,就是「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上帝愛你,為了救你脫離罪的控制和死亡的後果,耶穌基督已經為你代死在十字架上,又從死裡復活,罪從此再也沒有能力奴役你了。耶穌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是為了你,這件事已經完成了,也永遠有效。當你相信耶穌,接受祂作你生命的主,你從此就是上帝家裡的人,是天父上帝所深愛的子女。當一個孩子一再犯錯,甚至故意違逆父母,任性而為的時候;真正深愛孩子的父母會生氣、會為孩子傷心難過,但是他們對孩子的愛卻不會因此停止。如果你害怕犯錯是因為怕天父上帝討厭你,不喜歡你,怕祂不要你了,那你還沒有真正體會到上帝到底有多愛你。如果你能夠體會到上帝對你的愛有多深,你自然就會不想再繼續犯錯下去,因為你不願意讓真正深愛你的人傷心難過。

耶穌愛你,祂願意為你受苦,替你承擔你的罪惡過犯,祂甚至願意代替你死--上帝愛你,就是這麼多!如果你還有懷疑,不要忘記「耶穌基督為你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是上帝深愛你,也接納了你的記號。

黑暗中被愛擁抱(下)

如果有人任性地一直在重覆故意犯錯,是因為你內心深處以為「反正又沒有人在乎!反正我就是這麼爛!」那表示你還不曾體會到上帝對你的愛有多深,所以你不知道當你故意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的時候,愛你的人有多麼傷心難過,心如刀割。

而假如你確實是很想要擺脫過犯與惡習,卻覺得好像極力掙扎卻依然「無能為力」,你需要分辨出那是「罪惡感」的糾纏對你的拖累,但罪本身再也沒有能力可以控制你了,只要你學習去相信上帝、倚靠祂幫助你:

有些事情你做不到的,祂會替你做,
有些事情,祂會陪著你一起反覆練習,
有些事情只有你自己可以做,你一定要鼓起勇氣去面對!

沒有一個孩子在學會走路之前,不是跌倒無數次,又爬起來再試一次,最後才學會走路。只要孩子知道疼愛自己的父母就在身邊隨時扶持,他就有勇氣不斷嘗試、不斷練習,不怕失敗!直到他學會為止。所以你也可以擁有不怕失敗的勇氣,因為愛你的天父上帝也在你身邊隨時扶持。

*上帝的愛是完全的接納

有一件事情我們往往了解得不夠透徹,那就是上帝「認識」真正的我,遠超過我自己所認識的自己;祂熱切愛著的,正是這一個「真實的我」。我們的天父上帝不需要你表現得更好一點,祂才願意愛你,即使你的行為表現比現在還爛上一百倍,祂仍然一樣愛你。上帝的愛與接納,不只原諒了我們過去的一切過犯,還包括了我們生命中正在進行的,或者是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一切;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超出上帝所能處理的範圍之外。我們一生當中會犯下的最大過錯,也許直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發生,還在我們仍然不知道的未來裡,然而祂不但全都知道,祂也「已經」原諒了你。

*沒有任何事可以隔絕上帝的愛

聖經裡面說:我們就是上帝所愛的兒女,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使我們被隔絕在上帝的愛之外,「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八:38-39)

靠著耶穌基督的恩典,連死亡都不能阻隔上帝對我們的愛,就算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也不能改變上帝對我們的愛。所以我們不必有任何「形象的壓力」,因為我們在基督耶穌裡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我們不需要表現良好,不需要假裝比真實的自己更好的大好人,不需要跟別人比較,不需要討別人喜歡,不需要迎合別人的期待……

*沒有任何的交換條件

我們不需要用好行為換取別人的重視,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你唯一需要知道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上帝愛你,祂已經完全饒恕你,也完全接納了你」;而你唯一需要去做的事也只有一件,就是讓自己生活在上帝的愛裡面,出於自由的去分享,出於自由的去愛別人,關懷別人,沒有任何的交換條件或是壓力。假若我們能夠體會到上帝有多麼愛我,我就能夠接受自己的失敗、軟弱與需要,可以原諒自己,用愛心溫柔地對待自己,正如同上帝已經向我付出的那樣;於是我也才真正能夠「愛人如己」,如同上帝已經向我付出的那樣。

*體會愛,才能有動力不斷成長

也許我們理論上知道,耶穌基督的「恩典」已經釋放我們脫離「罪」的控制,但是在生活上卻還是時常恐懼不安,總是在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好」。假如我們希望能真正體驗到作上帝孩子的完全自由與喜樂,那麼我們就得要時常活在上帝豐富的慈愛裡,讓自己在生活的大小事中「練習」去倚靠上帝,透過一次次的經歷去體驗到天父的愛。

路加福音裡面有個故事,說到有個人人討厭的有錢人名叫撒該,他因為替政府收税可以趁機貪污詐財,所以就變得很有錢,大家都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很看不起他。有一天耶穌路過,所有的人都擁擠圍觀,撒該也很想看看耶穌,但因為他長得很矮又擠不到前面,所以就爬到樹上去看耶穌。耶穌抬頭看見他在樹上,就叫撒該快下來,還說他今天會住在撒該家裡。所有的人都很驚訝,難道耶穌不知道撒該這個人有多壞嗎?為什麼還要和這樣的人作朋友?

但是耶穌不但知道撒該是誰,祂完全「認識」真正的撒該是怎樣的人,但祂還是願意熱情接納他,和撒該在一起,因為耶穌之所以來到世界上,就是要來拯救那些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人生方向的人,耶穌要挽救他們的人生,讓迷失的人都可以重新回到上帝的家裡。

撒該就在與耶穌交往的過程中,體會到上帝對他的愛和完全的接納,所以很愛錢的撒該竟然改變了,他不但把所有財產的一半都拿來救濟貧窮困苦的人,並且以前的撒該處心積慮要騙人家的錢,現在的他卻願意拿出四倍的錢,賠償對方過去的損失。

撒該在他的生活中實際經歷到,上帝完全了解他,不但很清楚他的惡劣行徑,就連他內心隱藏的卑鄙性格也都很明白,但祂還是願意愛他、接納他,和他在一起,作他的好朋友,幫助他可以面對自己過去錯誤的人生,甚至給他勇氣和力量去做出改變與彌補。

你也可以獲得同樣的勇氣與力量,只要你像撒該一樣和耶穌作朋友。當你體會到上帝對你的愛與接納有多深時,你就會有多大的動力可以去面對所有的困難與挑戰。我們永遠不必害怕失敗,因為上帝就是要我們在祂的愛裡面學習相信祂、倚靠祂的幫助,祂一直給我們不斷練習的機會,好讓我們在祂的愛裡面可以持續成長,茁壯,也能和別人分享祂的愛,學會去關懷疼惜別人,正如祂關懷疼惜我們一樣。

想一想

1. 分享自己被罪惡感所困擾的經驗,當初如何面對處理?

2. 你是否確信上帝愛你、完全接納你?如果心中感到懷疑,覺得沒有把握,不能完全安心,那麼使你不敢確定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問題造成你的困擾與阻礙?

配樂>>不凋零的花-勇氣之歌
詞/曲/演唱/何耀珊

我怕 我失去我自己 像摔壞的玩具
該怎麼縫補 空洞的眼睛
想哭 找不到理由哭 呼吸已經麻痺
一百個謊言 是我的面具的你

到底 誰來救贖這封閉的世界 我不想孤獨面對我自己
救我 脫離一切

終於我 找到了你 就像一朵不凋零的花
我的心 像被你緊緊擁抱的小孩
你就是愛 永遠不會更改
(完全明白 你的真愛)

終於我 找到了你 就像一朵不凋零的花
讓過去 從悲傷變成美麗的雲彩
你就是愛 永遠不會更改

生活小箴言

★羅馬書八章15節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從前,在我們還不認識上帝的時候,我們被一些不好的生活模式和錯誤的行為習慣所制約;我們活得很像可憐的奴隸一樣,明明想要做對的事,卻做不出來,明明不想要犯錯,可是卻一再重複那些擺脫不掉的錯誤。
當我們成為天父上帝的孩子以後,過去的一切都已經被上帝原諒了,我們這個人也已經被上帝完全接納,如今我們就是上帝深愛的孩子,永遠都不必害怕會有任何理由能讓上帝停止對我們的愛。如果我們還在懷疑擔心,那是因為我們忘記自己是上帝的孩子,我們心中的害怕與空虛讓我們很容易就陷溺犯罪而無法自拔。我們需要讓自己心中的空虛不斷持續地被上帝的愛所填滿,因為只有上帝完全的愛可以使我們獲得自由,讓我們的心不再被罪惡感所控制。

點亮你的心

如果你想信耶穌,歡迎跟我聊聊喔~
上一卷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