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and_less
連結複製成功 分享 :
成長之書 2 - 第五卷

無法改變的黑暗

上一卷下一卷

上一卷「在不完美中遇見神」當中,我們已經明白人生本來就是生活在不完美的世界裡,我們自己也不完美。不完美的我們免不了常常犯錯,而犯錯之後的罪惡感往往會讓我們沒有辦法面對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別人。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所作的行為負責,但是我們往往會發現自己犯的錯,所造成的傷害太大,並不是自己想要承擔就可以承擔得起。究竟要怎麼做才可以擺脫罪惡感,真正勇敢面對自己的錯誤呢?

天使的話-本卷導讀
「每個人都會犯錯,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人存在。我們以為完美的形象是真實存在的,也都努力追求想要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事實上,根本沒有人是完美的,所有的人都只是在不斷嘗試錯誤當中努力學習成長。當我犯錯的時候,該如何去面對?要如何處理自己的罪惡感?」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通常都是一個很成功的完美形象。然而,事實卻是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人是完美的,人人都會犯錯」。

無法改變的黑暗

作者:跟隨者

小英小時候常常和堂姊一起玩遊戲,家族之間的感情非常要好,她們從小就像親姊妹一樣長大。有一次她們在遊戲時起了衝突,爭奪的時候小英一時失手把尖銳的鉛筆刺中了堂姊的眼睛,導致她一眼失明。從此以後兩家人的關係就變得很疏離,兩個人後來雖然在同一所中學讀書,但卻沒有人知道小英和堂姊其實是親戚。小英的心裡很難受,她一直不願回想起這件往事,總是當作事情根本沒有發生過,但內心沉重的壓力還是擺脫不掉,讓她很難覺得快樂。

阿克常常因為無聊就上網去逛色情網站,下載很多A片來看。剛開始還覺得有點心虛,躲躲藏藏,後來發現很多男同學都跟他做一樣的事,漸漸就不再在意,變成了一種習慣。阿克從學校畢業以後,找工作一直不順利,常常失業在家,對色情影片更加沉迷,越陷越深,最後終於花錢去嫖妓。第一次發生的時候,阿克很後悔,覺得自己是個大爛人,居然作出這種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的事情,這種感覺實在糟透了,可是一旦嘗試過一次,每當阿克心裡空虛的時候就忍不住又一次一次地再去……。他好希望自己可以不再作這種事,他既害怕被別人發現,又很希望有人知道這件事,可以痛快地罵罵他,幫助他不再犯錯……。

(一)自己不能接納的內在黑暗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通常都是一個很成功的完美形象。或許「完美」的定義,人人不同,但是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心目中那個理想的我,認為自己應該要達到那目標才是成功的。然而,事實卻是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人是完美的,人人都會犯錯」。因為我們太渴望想要達成理想中的那個完美形象,所以當我們犯錯的時候,就會特別感到無法容忍這個失敗的自己。

犯錯失敗的挫折感和沮喪使我們深深地自我厭惡:小英傷害了自己親近喜愛的人而感到很痛苦,而最難過的是有些傷害一旦造成,我們永遠也無法彌補;而阿克的行為不僅傷害了別人,更是深深的傷害了自己,他已經很厭惡這個骯髒的自己,不但無法接納自我,也不知道有誰在知道真相後,還會願意接納他?

我們在犯錯以後都會受到自己內在罪惡感的指責,內在良心的聲音會告訴我們,即使別人都不知道這個秘密,但是我們卻騙不了自己。為了解決這種罪惡感的困擾,很多人往往會採取「逃避」或是「合理化」的行為來減輕自己的壓力。

「逃避」就是企圖掩蓋事實,假裝根本沒有發生過什麼事,試著忘記所有的不愉快,有時候藉著投入其他活動,讓自己保持忙碌、愉快的感覺,把發生過的事情藏在內心深處,成了心中隱藏的秘密黑暗,只要不去打開這個黑箱子,日子好像還是可以快樂地過下去,只是內心隱藏的黑暗還是沒有真正解決,它並不會因此就自動消失不見,反而會在某些時候突然跑出來,讓你措手不及。心中背負沉重的秘密,會讓人無法真正打從心裡快樂起來,快樂似乎總是只能停留在生活表面的地方,無法深入內心。

有的時候為了逃避罪惡感的困擾,我們會試著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只要把標準降低一點,本來覺得是不好的事情變得「不算是什麼了不起的錯誤」,也就可以說服自己不需要因此產生罪惡感。比如說,這件事情不能算是我的錯,對方也有責任,所以我不需要為此負責;或者是像阿克一樣,這種事情反正大家都在做,根本沒什麼了不起,我也不必因此覺得有什麼不對。「合理化」的危險在於,標準一旦降低,人的心就會對「犯錯」感到麻木,罪惡感本來可以防止人一再犯錯,但人心麻痺了的結果就會失去這種警覺性,不知不覺間就越陷越深,有一天突然驚覺的時候,往往已經後悔也來不及了。

或許我們生命中還沒有經歷過像小英或阿克這樣「嚴重」的問題,但我們還是常常對於這個「老是做得不好」的自己感到失望、沮喪──我希望使愛我的人快樂,但總是在不經意中就傷害到對方;我希望自己能把預定計畫的事情都做好,但往往顧此失彼,還造成別人的困擾;有時候我甚至希望自己乾脆變成另外一個人就好了,假如我是這個人或那個人,不是現在的我自己,或許事情就會有所改變,不會是目前這種無法令人滿意的狀態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每個人生命的長大成熟,關鍵在於能否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毫無挫折地長大,那樣的完美人生根本不存在,只是不實際的幻想。我們必須學習不逃避,勇敢面對事實的真相,才能夠從事實的真相出發,腳踏實地一步步練習人生的功課,一點一點從不斷地嘗試錯誤當中,累積經驗而成長。

但是面對自己犯錯的事實談何容易?所需要的勇氣從哪裡來?

面對這個犯了錯的自己,連我自己都感到自我厭惡,想要乾脆自我毀滅算了。又有誰會願意接納這個犯錯的我,給我機會重新開始呢?

(二)上帝眼中的我

就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而且幾乎每天的生活裡時常都在犯錯──我們不留心的言語傷害了別人;我們過於自我中心的行為,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卻侵犯了其他人的權益;有時候我們原本出於善意,想要在行動上幫助別人,但卻因為不夠有耐心去了解對方,反倒對別人造成傷害而非幫助。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隨時都需要被寬恕、被原諒、被重新接納,好讓我們有機會能重新開始,可以再試一次,希望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在上帝的眼中看來,我們都是祂所創造的傑作,但並不是「完成品」,而是持續進行中的創作。所以「完美的壓力」是沒有必要的限制,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尚未完成,持續製作中」的大師之作。假如我們不容許自己有嘗試失敗與錯誤的空間,我們又怎麼能夠持續有所進步?害怕失敗其實是一個人追求成長的最大限制所在,因為這種對失敗和犯錯的恐懼,會讓人不敢冒險去做任何嘗試,如此一來,自然也就沒有持續進步成長的可能了。

我們都需要看見上帝眼中的那個我,用這個形象來取代我們心中幻想的那個理想自我的完美形象,這樣我們才能夠獲得足夠的勇氣去嘗試、去冒險,因為知道失敗是家常便飯,犯錯也是隨時都會發生的事。我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成功人士或完美典範,然而上帝所接納並深愛的,正是這樣一個「不怎麼樣的我」,雖然常常跌倒,但上帝還是鼓勵我們重新爬起來,再試一次。

有些錯誤和過犯,並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拋在腦後的小問題,問題的後果也完全不是我們能夠承擔得起的,然而上帝並沒有輕看這些,當作沒事。相反地,祂知道我們無法負擔得起犯罪的沉重代價,於是祂選擇自己親身為我們承擔,代替我們付出一切代價。

聖經上說:「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五十三:5)

父母在不能負完全責任的孩子犯錯時,代替孩子受罰,教導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成長,練習作正確的事。愛我們的天父上帝更是如此,祂為我們所犯的錯付出沉重的代價,好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重新開始,學習作正確的抉擇,一次一次練習正確的行為,直到熟練為止。而天父這份完全投入的熱切關愛,就是我們能夠勇敢面對錯誤的勇氣來源。

想一想

1. 你覺得你的黑暗面是什麼?

2. 你可以如何處理這種揮之不去的罪惡感?怎樣重新獲得面對事實的勇氣和力量?

配樂>>打開黑暗的角落
詞/曲/演唱/盛曉玫

有時勞苦和重擔 壓著你的心頭
叫你每一步都沈重
當你傷心的淚水 流不停的時候
你要相信主都知透
將面具完全卸下 敞開心靈深處最真的你
打開心裡最黑暗的角落
讓耶穌照亮 使你得自由
就算你有訴不盡的痛
耶穌是你安慰 祂醫治所有傷痛
耶穌 陪你走 在祂沒有醫不好的傷口
打開心裡最黑暗的角落
讓耶穌照亮 使你得自由
就算你有訴不盡的痛
耶穌是你安慰 祂醫治所有傷痛

生活小箴言

★約翰一書一章9節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有有時候我們犯了一些錯,不但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當我們發現這些錯誤所造成的傷害已經無法彌補時,即使很想要負起責任,卻也沒有能力去承擔後果。自責的感覺讓人不知如何是好,很想逃避這一切,當作什麼事也沒發生過。然而,所有的一切,愛我們的上帝都完全明白,祂已經為我們承擔了所有的罪過,只要我們願意承認錯誤,誠心誠意為自己所犯的錯付出代價,祂也滿心願意給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祂會教導我們學習用正確的方式再試一次。

點亮你的心
愛我們的天父上帝,祂為我們所犯的錯付出沉重的代價,好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重新開始,學習作正確的抉擇,一次一次練習正確的行為,直到熟練為止。而天父這份完全投入的熱切關愛,就是我們能夠勇敢面對錯誤的勇氣來源。

如果你想信耶穌,歡迎跟我聊聊喔~
上一卷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