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基督徒傷害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有時候是某個基督徒的作為,有時候甚至是整個教會難以理解的舉動......
難道認識神的人也會是壞人嗎?
我該如何在傷害中,重新認識這個信仰呢?在這些傷害中,上帝存在嗎?
讓我們一起透過文章,一起從傷害中重新學習,也矯正我們信仰的方式吧!
作者:mykonos
【牧師也愛錢?】
那一年的夏天,我大學的死黨終於踏上去歐洲唸書的夢想之路,臨行之前,我發現他在當地毫無支援,連一個可以救急的連絡對象都沒有,於是想到父親認識的牧師正在當地服事華人,雖然我的死黨對基督教沒有好感,但是一聽說有人可以接機,並且提供免費暫住,就欣然接受我的安排。
沒想到這項安排,不但沒有讓我死黨從此對信仰產生好感,還製造了他初到陌生之地的「恐怖回憶」,一開始熱情的招待的確讓人安心,接下來牧師提供了住處,原來教會本來就有提供華人留學生的便宜宿舍,我的好友自然也向他們租賃了房間,但住進去之後卻發生許多不愉快,開始是寒冬中竟然沒有暖氣,再三要求還是不得回應,之後又發現其實房租並沒有比較便宜,倒是住進去之後,願意信主的華人有優惠的價格,我的好友因此更加生氣,信仰本是自由,為什麼不參加聚會就有差別待遇?後來就很不愉快的搬遷了。
剛開始我不清楚他的憤怒,一直到在他的網站上看了長篇抱怨的文章,偏偏許多當地華人都愛上他的網站,消息一下子就傳開了,最後是我接到那位師母的電話,生氣的問我為什麼我的朋友要在網路上毀壞他們的聲譽?我無言以對。
基督徒也會傷害人嗎?很無奈的,答案是肯定的,基督徒也會傷害人。自從我朋友的事件之後,我一直想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我父親只能用他的經驗告訴我︰「人都會被自己的經驗限制。」這對牧師夫婦因為是生意人出身,以前非常有錢,但放下一切到國外宣教,或許是因為對金錢沒有安全感,所以在關於收入的事情上,格外的斤斤計較。以做生意的眼光,放下一切到異地傳福音,已經是超級賠本的生意了,加上歐洲消費又高,自然會用本能去維持生計,或者維持自己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這只是人性的展現。
其實從耶穌在世的表率來看,這位神的兒子,不但願意當木匠的兒子,生在又臭又髒的馬槽裡,更願意穿著草鞋用步行的方式走遍鄉鎮,與妓女同桌吃飯,最後還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明顯是個非常高的標準,而且聖經裡也不斷提醒我們要「效法基督」。然而深深了解我們的天父,卻給每個人不同進度、不同方式的課程,在生命中學習,學習的目標不是禁慾,也不是刻苦,而是學習完全信賴天父,不再倚靠人性的本能去張羅計畫,全然把自己交給「生命的主」。
不只是在金錢上一點一點放下,人際關係、能力表現、工作成果等等,都必須學習放下,用神的眼光看世界上的事,因為這是一個放下的「過程」,而學習的期限是人的一生,又與年紀沒有絕對的關係,所以我們必須承認,無論你遇到什麼年紀、什麼身分的基督徒,他都有生命中的功課正在學習中,需要包容與了解,因為這正是天父看待我們的方式︰「充滿耐性,還有持續不放棄的心。」
【信主前後差距大?】
同樣一個人,前後對待我們的方式截然不同,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我會想到︰「他不是真心對我!」這樣的經歷可能發生在朋友身上,發生在談戀愛的時候,也會發生在信主的歷程。一個關懷學生的老師,在幫助學生的過程中帶領他信主,可是學生信主之後,老師反而不再把焦點放在這位學生身上,表現很冷漠,這是為什麼呢?
一個對信仰充滿興趣的年輕人進入教會,在眾多弟兄姊妹積極熱心的帶領下,他終於決定受洗接受救恩,在歡天喜地的儀式之後,惡夢卻展開了,對信仰還不太熟悉的他,正式成為基督徒之後,本來關心問候的態度,馬上轉變成種種的「要求」,星期天要提早來教會參加晨禱,要去主日學負責幼幼班,團契聚會也要安排帶領查經?天啊!原來基督徒都是虐待狂?!
雖然很難一一去解釋以上的「怪現象」,這些怪現象似乎經常發生在台灣的教會環境,其中有許多複雜的原因需要探究。但是回過頭來,對這些剛接觸信仰的朋友,我要說的是「基督徒的確有很多盲點」,這些盲點在於建立過於簡單的「標準」,而忽略過程的重要性。
上帝是最著重過程的,祂為了讓以色列人深刻體會「上帝同在」的重要性大過一切,讓他們出埃及之後,花費了四十年的時間在曠野流浪,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上帝不給他們快速而圓滿的結果,一出埃及,走幾個月就進入上帝應許的迦南地?而是讓他們流浪,最後無法眼見上帝的應許之地。其實答案就在於,上帝重視的與人所重視的有很大的差距,人的盲點往往是重視結果,而忽略過程的重要性,教會有時過於著急於「結果」,例如一個熱心服事的好基督徒,而忽略了一個人從信主到可以好好服事,其實是需要一個正常成長的「過程」。這樣的人性軟弱也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例如一場籃球賽輸了,我們往往只記得輸球的難過,忽略比賽中奮力搏鬥的精彩過程,還有大家奮戰的精神意義。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發現,其實教會不見得可以完全的表現「上帝的心意」,他們也會因為人性的軟弱,做出不合上帝心意的怪事情,雖然不見得是很嚴重的錯誤,但難免讓初信者覺得受傷或是困擾,這時接觸信仰不久的朋友們,你不要太過於困擾,可以適當的拒絕教會的要求,並且尋求更多認識神的機會,真正了解信仰的內涵,例如閱讀屬靈書籍、在教會以外的地方接觸基督徒、參加學生營會等等。
【被傷害的我,可以做什麼?】
「信主之後,那位關心我的老師不再熱絡,我該怎麼辦?」帶我們信主的人不再關心我們,這大概是在信仰之路上最大的打擊,我們不禁會想他關心我會不會只是為了「傳教」?因為我不是那位老師,所以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麼,但我可以給予這位學生幾個建議,讓這樣的事情成為成長的動力,而非阻力。
首先我們可以仔細的想想「我信主真正的原因」,雖然不是很認識神就信主了,但是應該是有內心真實感受到這位上帝的存在,也感覺到祂愛我,所以才接受這樣的信仰,不是嗎?信仰的建立是在於人對神的感受,而不是人對人的感受,如果因為人的傷害而想要改變信仰,就試著回到神面前,試著思想神給我們的話語,了解自己信仰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或者試著詢問其他認識的基督徒,究竟信仰對他們的意義在哪裡?在不同觀點的刺激,還有自己慎思熟慮的過程裡,你找回信仰的源頭,不愉快的感覺就會漸漸消散,讓你更願意真實的繼續追求信仰,更認識愛我們的天父。
除了穩定自己對信仰的追尋,再來就是更寬容的接納人的軟弱,以免之後一再愁苦於人的傷害,帶領你的老師、輔導或是牧者,也都有他們的軟弱與限制,我們必須學習接納。我自己的經驗是,高中時期的輔導姊姊生了孩子之後,就不再關注於我們,就算已經到了輔導家中,輔導也只是興致勃勃講著孩子的事,讓我感到不受注意,非常失望。可是回想自己的父母,他們也都是學生的輔導,如果他們專注在學生,而忽略了我,對我而言也是一種失望啊!人很難面面俱到,讓每個人都不失望,我們自己也常常讓別人失望不是嗎?換個角度想想,一直期待別人對我們態度完美,不如回過頭要求自己更懂得體貼別人。
傷害的範圍非常之大,筆者很難一一舉例,但是傷害有時也是上帝的祝福,讓我們更認識信仰,更認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心意,不一定是壞事。我身邊有幾個女性朋友,都是大學時代認識上帝,在信主的喜悅中按照教導和基督徒的男性交往,結果不但不歡而散,還留下痛苦的傷痕,尋覓多年之後,她們都嫁給了非基督徒,她們的另一半在婚前或婚後陸續信主,成為教會的生力軍,由此可見上帝自有祂的安排,我們要專注在認真的了解上帝的心意,不要妄下斷語。
【教會紛擾自古如此】
當你遇上了教會內部的紛擾,是否懷疑上帝不在其中?其實這樣的困擾,早已經發生在第一批為主傳福音的使徒身上,也因為這些紛紛擾擾,才有聖經中幾卷精彩好看的書信,讓我們見識到上帝多麼了解人性,也都有因應之道,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教導使徒寫下這些信件,到今天都萬分受用。
以保羅為例,在他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我們看見許多教會的紛爭,例如分黨派,有的人是保羅後援會,有的人是亞波羅後援會,竟然也有人是基督後援會,保羅因此還要提醒大家,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死的只有基督耶穌一人,不應該用其他人來取代,可見分黨派支持不同人自古就有,我們也必須一代一代不停去學習,在基督裡合一的功課。
除此之外,從保羅的信件中,我們也看到婚姻問題的爭論、自以為有智慧的人造成的紛爭、基督徒吵架吵到去找非基督徒評斷、祭拜偶像等等?複雜的問題。保羅也一件一件不厭其煩,按照上帝的感動給予教導。
最能夠提醒我們,用正確眼光看待教會紛爭的一句話,在哥林多前書四章一~五節︰
「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 神奧秘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 神那裡得著稱讚。」
這段經文的意義,是點醒我們,我們必須了解人的眼睛看到的事物有限,判斷的能力也有限,在許多明顯犯罪的事情上,或許我們可以依照教導予以評斷,但往往事端都有隱情,我們無法了解每個人在做事的時候,內心根本的意圖和動機是什麼?只有上帝可以探知人心最隱密的地方,因此我們對於無法明顯判斷是非的事件,應該保留態度,不要把焦點放在別人是不是做錯事,而是反省自己是否有得罪神!因為我們每個人在神面前都是無法隱藏的,都必須面對神,必須認真思考,我們行事的動機是否純正?是否無愧於神的托付?其實如果每個人都把焦點回歸到自己身上,回歸到上帝的教導,往往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想一想
1. 我對基督徒的印象?
2. 我與基督徒相處的經驗?
配樂>>在你身邊 (GRmusic)
人在遇到苦難的時候,總是會習慣性地抬頭仰望星空,每一顆星星,都代表著一個希望,有時候光芒微弱到似乎看不到,但其實是一直存在著的。
但願,當我們仰望這些黑夜中閃亮的希望時,都能再次感受到神恆常在的安慰和盼望。
你有多久未曾展露你的笑靨
那曾是如此美麗的容顏
是什麼事讓你如此疲憊
是什麼事讓你如此憔悴
嘿 你抬頭看 〈嘿〉你抬頭望
至少還有我陪伴在你的身旁
你 不要怕 你 不要慌
在黑暗中不斷閃爍的星光
是黑夜的希望
「我們必須了解人的眼睛看到的事物有限,往往事端都有隱情,我們無法了解每個人在做事的時候,內心根本的意圖和動機是什麼?只有上帝可以探知人心最隱密的地方。」